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384.至于第一种,就是天使所拥有的那种感知,它在于感知什么是真理和良善,什么是来自主的,什么是来自自己的,以及他们自己的思维、言语和行为当源于自己时,来自哪个源头,是何性质。我曾被允许与上古教会成员谈论他们的感知。他们说,他们凭自己不会,也不能思考任何东西,并且凭自己不会意愿任何东西;但在他们所思所愿的一切事上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,他们都会分辨什么是来自主的,什么是来自其它源头的。他们不仅感知有多少是来自主的,有多少看似来自他们自己的,还感知它何时看似来自他们自己,它实际来自何处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会感知它来自哪些天使,这些天使是何品质,他们的思维是什么,直至最小差别。因此,他们感知这流注是什么,以及其它无数事物。这种感知的存在多种多样。爱主的属天天使感知良善,并由此能感知真理的一切。他们从良善感知真理,故不允许谈论真理,更不允许推理真理;他们只说是或不是。属灵天使也拥有感知,尽管不是属天天使所拥有的那种;他们会谈论真理和良善,但仍会感知它们,只是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感知,因为这种感知有无数变化;这些变化与他们感知某件事是出于主的意愿,还是出于祂的同意,抑或出于祂的许可有关,这三种情况是截然不同的。
2250.“你真的要把义人和恶人一同毁灭吗”表示主因对人类的爱而悲伤,以及祂出面求情,尽管他们是邪恶的,但良善仍要被赋予他们,或说仍然要有与良善的联结。这从这些话,尤其18:25中的话所闪耀出的爱之热情,以及“义人”和“恶人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18:25说:“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,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,让义人与恶人一样。你绝不会这样!审判全地的岂不行公平吗”;“义人”是指良善(参看612, 2235节);“恶人”是“义人”,也就是良善的对立面,因而是指邪恶。本章的这些话和其余的话也清楚表明,这是一种求情。当主在世上,尤其处于一种谦卑状态时,祂为人类求情。因为在这些时候,祂与耶和华说话,如同与另一个人说话,如前所述(1745, 1999, 2004, 2159节)。但在荣耀的状态下,即当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,并且本身成为耶和华时,祂没有求情,而是表现出怜悯,并出于自己的神性提供帮助,施行拯救。正是怜悯本身构成求情,因为这就是它的本质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